诸侯联盟的形成

东汉末年,董卓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控制了朝廷,废黜少帝,立献帝,独揽大权。董卓的暴政激起了各地诸侯的强烈不满。为了对抗董卓,一些有实力的诸侯开始秘密联络,商讨联合发兵的事宜。这些诸侯包括袁绍、曹操、袁术等人,他们各自拥有一定的兵力和影响力。经过多次协商,诸侯们决定组成联盟,共同讨伐董卓。这一联盟的形成标志着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正式拉开序幕。

几家诸侯发兵讨董卓 十三路诸侯讨董卓

讨董联军的集结

随着联盟的成立,各地诸侯开始集结兵力。袁绍被推举为盟主,负责统筹全局。联军在洛阳附近的酸枣地区集结,兵力达到了数十万之众。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号召,带来了各自的精锐部队。曹操、袁术、孙坚等人都率领大军前来会合。联军的声势浩大,给董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尽管联军人数众多,但由于各路诸侯心怀异志,彼此之间缺乏信任和合作精神,导致联军的战斗力并未完全发挥出来。

联军的初次交锋

联军集结完毕后,开始向洛阳进发。董卓得知消息后,立即采取措施加强防御。他派遣大将吕布率领精锐部队驻守虎牢关,试图阻止联军的进攻。双方在虎牢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吕布骁勇善战,多次击退联军的进攻。然而,由于联军人数众多且士气高涨,最终还是突破了虎牢关的防线。董卓见势不妙,决定放弃洛阳,挟持献帝西迁长安以避其锋芒。这一战虽然取得了初步胜利,但也暴露了联军内部的不团结和指挥混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