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祭文格式 怎样写祭文的格式
祭文,古代的“朋友圈”
古代的祭文,就像是现在的朋友圈,只不过是发给神灵和祖先看的。你想想,古人要是想在朋友圈里炫耀一下自己的孝顺,或者求个好天气、好收成,那可不得写篇祭文嘛!祭文的格式嘛,其实就跟我们现在发朋友圈差不多,开头打个招呼,中间说说事儿,最后再表个态。只不过古人比较讲究,得按照一定的规矩来写。
首先呢,祭文的开头得有个“称呼”。你不能直接说“老天爷”或者“祖宗”,得用点高大上的词儿。比如“维某年某月某日”,这就像是现在发朋友圈的时间戳。然后呢,你得说“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意思就是我准备了点好酒好菜来祭拜你。这就像是现在发朋友圈配个美食图一样。接着呢,你得说“敢昭告于某某神灵或祖先”,这就像是现在发朋友圈@一下某个人一样。总之呢,开头就是要让神灵和祖先知道你是谁、你在干嘛、你在祭拜谁。
中间部分:求神拜佛的“心声”
祭文的中间部分嘛,就是古人求神拜佛的“心声”了。这部分内容可就五花八门了:有人求风调雨顺的、有人求五谷丰登的、还有人求子孙满堂的……反正就是各种愿望都能往上写。不过呢,古人写这部分的时候也有讲究:你不能直接说“我想要什么什么”,得先夸夸神灵或祖先有多么多么厉害、多么多么伟大。这就像是现在发朋友圈之前先点赞别人的照片一样——拍拍马屁总是没错的!
比如说吧,你要是想求个好天气种地丰收啥的就得先夸夸老天爷有多么多么牛逼;你要是想求个子孙满堂就得先夸夸祖宗有多么多么厉害……反正就是先把对方捧上天再说自己的事儿。等对方高兴了之后你再慢慢提要求:哎呀老天爷啊您看今年这天气不太行啊能不能给点阳光雨露啥的?哎呀祖宗啊您看咱们家这香火不太旺啊能不能保佑保佑多生几个娃?……总之呢中间部分就是先拍马屁再提要求——跟现在发朋友圈求点赞差不多一个套路!
结尾:表个态就完事儿了
最后呢就是祭文的结尾部分了——这部分就比较简单了就跟现在发朋友圈最后加个表情包差不多一个意思:表个态就完事儿了!一般来说结尾都会说几句客套话比如“尚飨”或者“伏惟尚飨”啥的意思就是希望神灵或祖先能享用这些供品并且保佑自己……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在发完朋友圈之后加一句“感谢大家点赞支持哦么么哒~”?反正就是表达一下自己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顺便再求个保佑啥的……
当然了除了这些客套话之外有些比较有文化的古人还会在结尾加几句诗句啥的来升华一下主题——这就跟现在有些人发完朋友圈之后再加几句鸡汤文案差不多一个意思!不过不管怎么说结尾部分都是整篇祭文最轻松的部分——毕竟前面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该拍的马屁也都拍完了剩下的就只需要表个态就行了!所以啊写完一篇祭文就跟发完一条朋友圈一样轻松愉快!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