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能严重到什么程度
从出生就开始的“性别歧视”
你知道吗,有些地方的重男轻女,从娃娃还在娘胎里就开始了。妈妈们挺着大肚子,家里的长辈们就开始“算命”,不是算孩子的命运,而是算孩子的性别。要是算出来是个男孩,全家欢天喜地,仿佛中了彩票;要是算出来是个女孩,那气氛就有点尴尬了,仿佛家里要破产似的。更有甚者,直接劝妈妈“打掉”,说“反正还能再生”。这种操作,简直比股市还刺激!
还有的地方,生了女孩的家庭会被邻居指指点点,仿佛犯了什么大错。女孩的名字也常常被取得特别“随意”,什么“招娣”、“来娣”、“盼娣”……好像她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家里带来一个弟弟。更有趣的是,有些地方甚至会给女孩取男孩的名字,美其名曰“好养活”。这逻辑也是没谁了:既然觉得女孩不好养活,为啥不直接生个男孩呢?
教育资源的“性别偏见”
重男轻女不仅体现在名字上,还体现在教育上。有些家庭觉得女孩读书没用,反正将来要嫁人,读那么多书干嘛?于是乎,男孩们享受着最好的教育资源,而女孩们则被早早地送去打工、做家务。你可能会问:“那她们的父母自己不也是女的吗?难道她们不心疼自己的女儿?”答案是:心疼归心疼,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改变不了啊!
更有趣的是,有些家庭明明经济条件不错,却还是坚持让女儿辍学。理由是:“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将来还不是要伺候公婆、照顾孩子?早点学会做家务才是正经事!”这种逻辑简直让人哭笑不得:难道男孩就不用照顾父母、照顾孩子了吗?再说了,现在的社会已经变了啊!女孩子读书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还能为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贡献。可惜这些道理在某些人眼里就是说不通。
婚姻中的“性别交易”
说到婚姻中的重男轻女现象就更离谱了。有些地方的婚俗简直是把女儿当成了商品来交易。彩礼高得吓人不说(其实彩礼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这些钱大部分都被女方父母拿去给儿子娶媳妇了!女儿辛辛苦苦嫁过去还要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真是让人无语凝噎……更过分的是有的父母还会要求女儿婚后继续补贴娘家仿佛她不是嫁出去而是卖出去的一样……这种操作简直比双十一的满减活动还要复杂!
还有些地方流行“招上门女婿”但这个所谓的上门女婿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他不仅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还得忍受来自女方家庭的各种挑剔和压力……而女方呢?虽然名义上是家里的主人但实际上还得处处看父母的脸色行事……这种婚姻关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明明是两个人的结合怎么搞得跟职场斗争似的呢?再说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愿意过这种日子啊?自由恋爱它不香吗?! 重男轻女, 性别歧视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