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4刘璋劝降条件
刘璋的困境:从“天府之国”到“劝降对象”
刘璋,这位蜀地的“富二代”,继承了他爹刘焉的基业,坐拥天府之国——益州。按理说,这地方山清水秀,资源丰富,简直是躺赢的节奏。可刘璋这哥们儿,虽然有地盘、有钱、有人,但就是少了那么点儿“霸气侧漏”的气质。他性格温和,甚至有点儿软弱,面对外面的风风雨雨,总是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这不,曹操、刘备这些大佬们一个个虎视眈眈,刘璋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尤其是刘备,这位仁义之君(虽然后来大家都说他是个“伪君子”),打着帮刘璋抵御张鲁的旗号,堂而皇之地进了益州。结果呢?刘备一进来就不走了,还顺手把刘璋的地盘给占了。这下好了,刘璋从“天府之国”的主人变成了“劝降对象”。
刘备的劝降策略:软硬兼施
刘备劝降刘璋的过程可谓是软硬兼施、恩威并重。首先,刘备打出了“兄弟情深”的牌。他跟刘璋说:“咱们都是汉室宗亲啊!你看看外面那些人,曹操、孙权他们都不是好东西!咱们兄弟俩应该联手对抗他们!”这话听起来挺有道理的,但仔细一想:不对啊!你刘备现在占着我的地盘不走,还跟我谈什么兄弟情深?这不是典型的“先上车后补票”吗?
其次,刘备还玩起了心理战术。他知道刘璋性格软弱、优柔寡断,于是就故意制造一些紧张气氛:今天派个小兵在城外晃悠一下;明天又让几个谋士在城里散布点儿谣言;后天再搞个军事演习什么的……总之就是让刘璋觉得:哎呀妈呀!外面好像到处都是刘备的人啊!我该怎么办啊?这种心理压力下,刘璋的心理防线很快就崩溃了。
最后嘛……当然是来点儿实际的了!刘备承诺给刘璋一个安逸的生活环境——你不是喜欢享乐吗?行!我给你安排个好地方住着;你不是怕打仗吗?行!我让你远离战场;你不是担心家人安全吗?行!我保证他们衣食无忧……总之就是各种糖衣炮弹轮番轰炸。在这样的攻势下别说刘璋了就连铁人也得动心啊!
劝降成功后的余波:从主公到寓公
最终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太怂)可怜的刘璋终于选择了投降……不过话说回来投降之后的待遇还算不错至少比被砍头强多了对吧?据说后来他还被封了个什么侯爵之类的头衔虽然没什么实权但至少吃喝不愁还能安享晚年也算是善终了……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当初他能稍微硬气一点儿或者找个靠谱点的谋士帮忙出出主意说不定结局就会大不一样了呢?唉历史没有如果啊……总之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做人不能太怂否则就算有金山银山也守不住啊!(当然也不能太刚容易折)所以嘛做人还是要懂得审时度势该硬的时候硬该软的时候软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嘛……(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