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的“躺平”基因

阿斗,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可谓是家喻户晓,但不是因为他的英勇或智慧,而是因为他那让人哭笑不得的“扶不起来”的特质。你可能会问,为啥阿斗就这么难扶呢?其实,这得从他的“躺平”基因说起。

阿斗为啥扶不起来 扶不起的阿斗下一句是

阿斗的老爸刘备,那可是个励志的典范,白手起家,一路打拼,最后建立了蜀汉。可到了阿斗这儿,画风突变。阿斗从小就没经历过啥大风大浪,老爸刘备忙着打天下,老妈甘夫人又早逝,他基本上是在温室里长大的。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难免有点“躺平”倾向。你想啊,从小就没啥压力,长大了自然也就懒得动弹了。

再加上阿斗的性格也挺随和的,没啥野心,也没啥追求。你让他干啥他就干啥,但你要让他主动去干点啥,那可就难了。这种性格在和平年代可能还行,但在乱世里可就有点尴尬了。所以啊,阿斗的“躺平”基因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诸葛亮的心累日常

说到阿斗的“扶不起来”,那就不得不提一下诸葛亮了。这位蜀汉的丞相可是操碎了心啊!诸葛亮为了辅佐阿斗,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你看看阿斗的表现:诸葛亮在前线打仗,他在后方吃喝玩乐;诸葛亮给他出谋划策,他听是听了,但执行起来总是差那么点意思。

有一次诸葛亮实在忍不住了,就对阿斗说:“陛下啊,您得振作起来啊!咱们蜀汉的未来可都靠您了!”结果阿斗一脸无辜地看着诸葛亮说:“丞相啊,我这不是在努力吗?你看我每天都在批奏折呢!”诸葛亮一听这话差点没晕过去——你那奏折批得跟小学生写作业似的潦草敷衍!

所以啊,诸葛亮的心累日常就是:一边要处理国家大事、打仗、搞外交;一边还得时不时地给阿斗做思想工作、教他怎么当个好皇帝。你说这得多累啊?难怪诸葛亮最后累得英年早逝了——这哪是辅佐皇帝啊?简直是带娃!

刘禅的“乐不思蜀”哲学

最后咱们再来说说阿斗的那句名言——“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可以说是把他的“扶不起来”特质发挥到了极致。你想啊:蜀汉都亡国了、老爸刘备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都没了、自己还被魏国俘虏了……按理说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不得痛哭流涕、悔恨交加吗?可咱们的阿斗倒好:魏国给他好吃好喝伺候着、还不用操心国家大事——这不就是天堂吗?于是他就乐呵呵地过起了小日子。

有人可能会说:这刘禅也太没骨气了吧?国家都没了你还能笑得出来?但仔细想想吧:对于一个从小就没啥追求、性格随和的人来说——能活着、能吃好喝好、不用操心那些烦心事——这不就是最大的幸福吗?再说了:你让他去复国?他哪有那个本事和魄力啊!与其去折腾那些不可能的事儿、还不如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呢!这或许就是刘禅的“乐不思蜀”哲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