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吾南北榜案 刘三吾有没有舞弊
刘三吾的“南北榜”大戏开场
刘三吾,这个名字在明朝的科举史上可是响当当的。这位老兄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明朝洪武年间的进士,后来还当上了翰林院的编修。不过,今天咱们不聊他的学术成就,而是要聊聊他那场轰动一时的“南北榜”案。
话说这刘三吾在洪武三十年(1397年)主持了一次科举考试。这次考试可不一般,因为它是明朝历史上第一次分南北榜录取进士。所谓“南北榜”,就是根据考生的籍贯来划分录取名额。南方的考生和北方的考生各自竞争,互不干扰。听起来挺公平的吧?可事情的发展却让人大跌眼镜。
南榜全军覆没,北榜大获全胜
考试结果一出来,整个朝廷都炸锅了。为啥?因为南方的考生居然一个都没考上!全军覆没!而北方的考生则大获全胜,几乎包揽了所有的进士名额。这下可好,南方的官员和考生们不干了,纷纷跑到皇帝朱元璋那里告状,说刘三吾偏袒北方人,搞暗箱操作。
朱元璋一听,这还得了?立马下令彻查此事。可查来查去,发现刘三吾并没有作弊的证据。那为啥南方的考生一个都没考上呢?原来啊,这次考试的题目难度特别大,而南方的考生们平时学习的内容和北方的考生不太一样,结果就吃了大亏。再加上刘三吾本人是南方人,按理说他应该更偏向南方考生才对啊!可事实却是相反的,这让他自己也觉得挺冤枉的。
皇帝出手,风波平息
眼看事情越闹越大,朱元璋也坐不住了。他决定亲自出马解决问题。于是他下令重新组织一次考试,专门为南方考生设立了一个“补考”机会。这次考试的结果总算让大家都满意了——南方的考生们终于有人考上了进士。而刘三吾呢?虽然他没有被追究责任,但这场风波对他的名声影响还是挺大的。毕竟谁让他摊上这么个事儿呢?
这场“南北榜”案虽然最终平息了下去,但它却给明朝的科举制度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那就是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差异性。否则就会像刘三吾这样闹出笑话来!不过话说回来啊如果当时有社交媒体的话估计这件事早就刷屏了吧哈哈哈!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