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梁山好汉的“理想国”梦
话说梁山泊的这帮好汉,个个都是身怀绝技,有的是武艺高强,有的是智谋过人。他们聚在一起,可不是为了打打杀杀,而是想建立一个“理想国”。这个“理想国”听起来挺美,大家一起吃香的喝辣的,不受官府的气,也不用看谁的脸色。可是,问题就出在这儿——他们的“理想国”太理想了。
你想啊,梁山泊的好汉们大多是草莽出身,虽然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但他们的思维方式还是停留在“打打杀杀”的层面。他们觉得只要拳头硬,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可是,治理一个地方、管理一群人,光靠拳头可不行。他们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也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大家聚在一起,更多的是凭着义气和感情,而不是理性的规划和长远的考虑。这样的“理想国”,注定是空中楼阁。
内部矛盾与派系斗争
梁山泊的好汉们虽然表面上称兄道弟、义气相投,但实际上内部矛盾可不少。首先就是派系斗争。梁山泊的好汉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是被逼上梁山的官吏,有的是被逼上梁山的绿林好汉,还有的是被逼上梁山的土豪恶霸。这些人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聚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
比如宋江和晁盖之间的矛盾就挺明显的。宋江是个有野心的人,他想通过招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晁盖则是个直性子的人,他只想在梁山泊过逍遥自在的日子。两人的理念不同,自然会产生矛盾。再比如李逵和燕青之间的矛盾也挺有意思的——李逵是个莽夫,动不动就喊打喊杀;而燕青则是个聪明人,懂得审时度势。两人性格迥异,相处起来自然会有不少摩擦。
这些内部矛盾和派系斗争虽然表面上被义气所掩盖了下去;但一旦遇到关键时刻;就会爆发出来;成为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乏长远规划与战略眼光
梁山泊的好汉们虽然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但他们缺乏长远规划与战略眼光;这也是他们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你想啊;他们聚在一起是为了反抗朝廷、推翻腐败的统治;但他们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和义气行事;这样的起义注定是走不远的。
比如宋江提出招安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也不支持;觉得这样做对不起死去的兄弟们;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但宋江却坚持这样做;因为他看到了招安背后的政治利益和长远发展机会;而其他好汉们却没有这样的眼光和格局;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和情感上的得失;结果导致内部意见不统一、行动不协调、最终功亏一篑。
再比如他们在攻打祝家庄、曾头市等地方的时候也是一样——虽然每次都能打赢仗、取得胜利;但他们却没有把这些胜利转化为长远发展的机会和资源积累的机会——只是满足于眼前的胜利和短暂的快感——结果导致资源浪费、力量分散、最终难以为继。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