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吝啬的名人 中国名著中吝啬的人物
吝啬鬼的鼻祖——王戎
说到古代的吝啬鬼,不得不提的就是王戎。这位老兄可是西晋时期的名人,不仅是个大官,还是“竹林七贤”之一。按理说,这种身份的人应该出手阔绰、风度翩翩才对,但王戎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成了个出了名的“铁公鸡”。
据说王戎家里种了很多李子树,结的李子又大又甜。按理说,这种好东西应该分享给亲朋好友才对吧?但王戎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的李子太值钱了,卖出去能赚不少钱。于是他就把李子的核都钻了个小洞,防止别人买回去种出同样的李子来。这操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你说你卖就卖吧,还怕别人学了去?这小心眼儿也是没谁了。
更搞笑的是,王戎虽然家财万贯,但对自己家人也是抠门得不行。他有个女儿嫁出去了,有一次回娘家借钱应急。王戎二话不说就借了钱给她,但等到女儿还钱的时候,他却非要连本带利地收回来。女儿一看老爸这么斤斤计较,气得直跺脚:“爸!我可是你亲闺女啊!”王戎却一脸严肃:“亲闺女也得明算账!”这话说得真是让人无语凝噎。
抠门界的传奇——范仲淹
接下来要说的这位范仲淹,名气可比王戎大多了。他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写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按理说这种胸怀天下的人应该很大方才对吧?但范仲淹偏偏是个例外。
范仲淹的吝啬主要体现在他对家人的严格要求上。他有个儿子叫范纯仁,长大后要娶媳妇了。按理说这种大事儿怎么也得办得风风光光吧?但范仲淹却觉得婚礼太花钱了,于是就给儿子定了个规矩:婚礼不能请客吃饭、不能摆酒席、不能送彩礼……总之就是能省则省。结果婚礼当天冷冷清清的,连个鞭炮都没放响几声。范纯仁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心里那个委屈啊:“爸!我可是你亲儿子啊!”范仲淹却一脸淡定:“婚礼嘛,心意到了就行!”这话说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话说回来,范仲淹虽然对自己家人抠门得很厉害;但对国家和百姓却非常大方;经常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救济灾民;修建学校和桥梁等公共设施;所以后人对他还是有很多赞誉的;说他是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好官;只是对自己家人太苛刻了点儿罢了……哎呀呀;这事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
抠门界的奇葩——严监生
最后要说的这位严监生;可是清代文学作品《儒林外史》里的人物形象;堪称是抠门界的奇葩中的奇葩……严监生虽然不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但他那股子抠门劲儿却让人印象深刻……严监生家里很有钱;但他平时过得却像个穷光蛋似的……衣服破了也不舍得换新的;吃饭也只吃最便宜的青菜豆腐……总之就是能省则省……更搞笑的是他临死前的那一幕……严监生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时候;家里人问他还有什么心愿未了……他颤颤巍巍地伸出两根手指头比划着什么……大家以为他是想交代什么重要的事情呢?结果猜来猜去才发现原来他是嫌油灯里点了两根灯芯太费油了!最后家里人赶紧把一根灯芯掐灭了他才安心地闭上了眼睛……哎呀妈呀!这事儿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啊!你说你都快死了还惦记着那点儿油干嘛呢?这也太抠了吧!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古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吧?比如资源匮乏、生活艰难等等……所以有些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变得斤斤计较起来……唉~想想也是挺心酸的呢~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些吝啬鬼的故事还是挺有意思的不是吗?至少给我们茶余饭后增添了不少谈资呢~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咱们下次再见啦~拜拜咯~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