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的诗句 初唐四杰最经典十首诗
初唐四杰:诗坛的“四大天王”
初唐四杰,这四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古代的“四大天王”,不过他们不是拿着宝剑和法器的神仙,而是拿着笔杆子的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位大哥在初唐时期可是风头无两,他们的诗句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传唱度极高。王勃的《滕王阁序》大家都背过吧?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简直是美得让人想哭。杨炯的《从军行》也是霸气侧漏,“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话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卢照邻和骆宾王也不甘示弱,一个写了《长安古意》,一个写了《咏鹅》,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这四位大哥不仅诗写得好,还特别有个性。王勃年纪轻轻就才华横溢,可惜命不太好,年纪轻轻就挂了;杨炯是个军旅诗人,写起诗来豪气干云;卢照邻是个多愁善感的文艺青年,写诗喜欢抒发情感;骆宾王则是个童心未泯的老顽童,连鹅都能被他写得活灵活现。这四个人凑在一起,简直就是一部古代版的“欢乐喜剧人”。
诗句里的“段子手”
别看初唐四杰写的都是正儿八经的古诗文言文,其实他们骨子里都是段子手。他们的诗句里藏着不少幽默和调侃。比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表面上是在描写鹅的可爱模样,实际上是在调侃那些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你看那鹅在水里悠闲地游来游去,不就像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富家子弟吗?
再比如杨炯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表达对军旅生活的向往和对书生的鄙视,实际上是在自嘲自己是个书呆子。你想啊,一个整天只知道读书写字的书生突然说要去当兵打仗了?这不是搞笑吗?所以这句话其实是杨炯在调侃自己和其他书生的迂腐和无能。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里也有不少段子手式的幽默:“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这几句诗表面上是在描写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达官贵人的奢侈生活和虚荣心作祟的行为.你看那青牛白马拉着七香车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不就是在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吗?卢照邻用这种夸张的手法把那些达官贵人的丑态暴露无遗.
诗句背后的故事
初唐四杰的诗句不仅优美动听,背后还藏着不少有趣的故事.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这篇千古名篇其实是一次即兴发挥.据说当时滕王阁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大家都等着看谁能写出最好的文章来纪念这次盛会.结果轮到王勃时,他二话不说拿起笔就开始写,一口气写了好几千字.在场的文人墨客都惊呆了:这小子也太能写了!更神奇的是,这篇文章不仅写得快,还写得好,从此以后就成了千古绝唱.看来有时候灵感来了挡都挡不住啊!
杨炯的《从军行》则是一次意外收获.据说有一次杨炯跟着军队出征打仗,结果在路上遇到了一场大雨.士兵们都被淋成了落汤鸡,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就在这时杨炯突然来了灵感,提笔写下了一首《从军行》来鼓舞士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句话一出立刻就把士兵们的斗志给点燃了:对啊!我们虽然淋了雨但至少还在为国家效力呢!比那些整天只知道读书写字的书生强多了!于是士兵们士气大振继续前进最终取得了胜利.看来有时候一首好诗真的能改变战局啊!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