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大佬的背景故事

伊藤博文和李鸿章,这两位大佬可是19世纪末东亚政治舞台上的超级明星。伊藤博文,日本明治维新的大功臣,年轻时还去过英国留学,回来后就成了日本的“改革先锋”。李鸿章呢,清朝的顶梁柱,虽然没留过学,但人家可是实打实的“老江湖”,从太平天国打到洋务运动,经验值爆表。

伊藤博文与李鸿章对比

伊藤博文年轻时可是个“问题少年”,喝酒、赌博样样精通,后来被送到英国留学才算是“浪子回头”。李鸿章则是从小就立志要当官,一路考到进士,最后成了清朝的“救火队长”。两人虽然背景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各自国家的“改革派”代表。

两位大佬的外交对决

说到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外交对决,最著名的莫过于甲午战争后的《马关条约》谈判了。当时李鸿章代表清朝去日本谈判,伊藤博文则是日本的谈判代表。两人在谈判桌上可谓是“针锋相对”。

李鸿章当时已经是73岁高龄的老爷子了,而伊藤博文才50出头,正值壮年。李鸿章在谈判桌上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一会儿装可怜,一会儿又威胁要打仗。伊藤博文则是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不管李鸿章怎么折腾,他就是不松口。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清朝割地赔款,李鸿章成了“卖国贼”的代名词。

不过话说回来,李鸿章在谈判桌上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据说他在谈判期间还被日本刺客打了一枪,差点丢了老命。这一枪虽然让李鸿章受了伤,但也让他赢得了不少同情分。最后日本方面也稍微让了点步,减少了赔款数额。这事儿后来还被传为佳话:“一枪换一亿两白银”。

两位大佬的遗产

伊藤博文和李鸿章虽然都已经作古多年了(其实也不算太多年)但他们的影响力至今还在。伊藤博文在日本可是被尊为“明治维新之父”之一(虽然他本人可能不太喜欢这个称号)他的改革政策为日本后来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他晚年也挺惨的:先是被人暗杀未遂后来又被刺杀身亡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李鸿章在中国历史上则是毁誉参半:一方面他是清朝的忠臣、洋务运动的领袖;另一方面他又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因此被骂了几百年(估计还要继续被骂下去)不过近年来也有不少人开始为他“翻案”认为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已经尽力了毕竟他面对的是一个烂到骨子里的清朝和一个蒸蒸日上的日本想不输都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