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烦恼:三藩太“独立”了

康熙皇帝刚上位那会儿,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是个聪明绝顶的主儿。他看着地图上那三个“藩王”——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心里直犯嘀咕:“这些家伙,名义上是我的臣子,实际上比我这个皇帝还自在!”三藩在南方各自占地为王,税收自己收,军队自己管,连官帽子的颜色都跟朝廷不一样。康熙心想:“这哪行啊?我这皇帝当得跟个摆设似的!”

康熙如何撤三藩 康熙撤三藩正确还是错误

于是,康熙开始琢磨怎么把这些“独立王国”给收拾了。他先是用软的——给吴三桂他们封官加爵,希望他们能乖乖听话。结果呢?吴三桂他们笑呵呵地接了赏赐,转头继续该干嘛干嘛。康熙一看,软的不行啊!那就只能来硬的了。

康熙的计策:温水煮青蛙

康熙可不是那种莽撞的人,他知道直接硬碰硬可能会把自己搭进去。于是,他想了个“温水煮青蛙”的计策——慢慢来,不急不躁。首先,他开始削减三藩的兵权。你不是有军队吗?好啊,我给你调走一部分,美其名曰“支援边疆”。吴三桂他们虽然心里不爽,但也不好明着反对。

接着,康熙又盯上了三藩的财政大权。你不是自己收税吗?好啊,我派几个官员去帮你“管理”一下税收事务。这样一来,吴三桂他们的钱包就慢慢瘪了下来。康熙还时不时地派人去慰问一下这些藩王,表面上是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实际上是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小动作。

吴三桂他们也不是傻子,自然察觉到了康熙的小动作。但他们也没法直接翻脸——毕竟名义上还是清朝的臣子嘛!于是他们只能暗地里咬牙切齿:“这小皇帝还挺会玩!”

康熙的决断:一锅端掉

温水煮青蛙虽然有效,但时间长了也容易出问题。康熙知道不能拖太久,否则夜长梦多。于是他决定来个狠的——直接撤藩!当然啦,撤藩可不是说撤就撤的简单事儿。为了不让吴三桂他们狗急跳墙,康熙还得找个合适的借口。正好赶上尚可喜主动请求退休养老(其实是被逼无奈),康熙立马抓住这个机会:“既然尚可喜都主动请辞了(其实是被逼无奈)那其他两位也别闲着了吧?一起退休吧!”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把尚可喜的地盘给收回来了(其实早就想收了) 接着又用同样的理由把耿精忠的地盘也给收了(其实也是早就想收了) 最后就剩下吴三桂这个老狐狸还没搞定 不过没关系 反正其他两个都搞定了 剩下一个也不怕什么 反正迟早的事儿嘛! 就这样 康熙成功地把三个藩王的地盘都给收回来了(其实早就想收了) 从此以后 南方再也没有什么独立王国了(其实早就该没了) 整个清朝也终于真正统一起来了(其实早就该统一了) 而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三藩王们也只能乖乖地当个普通老百姓去了(其实早就该这样了) 总之呢 这次撤藩行动可以说是相当成功啦!(其实早就该成功了) 哈哈哈! 最后呢 让我们用一句话总结一下这次行动吧: 撤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