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春秋 吕不韦是春秋还是战国的
吕不韦的“春秋”大梦
说到吕不韦,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那句“奇货可居”的经典台词。这位战国时期的“投资大师”,不仅在商业上有着敏锐的眼光,还在政治上玩得风生水起。他看中了秦国的异人,觉得这小子有潜力,于是不惜重金把他打造成未来的秦王。结果呢?异人还真成了秦始皇的老爸,吕不韦也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秦国的相国。你说这买卖做得值不值?简直是“一本万利”啊!
不过,吕不韦可不是那种只顾着赚钱的商人。他还有个更大的梦想——编书!没错,就是那本《吕氏春秋》。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它可是集合了当时各家学说的精华,什么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应有尽有。吕不韦大概是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是秦国的“CEO”了,那就得有点文化底蕴才行。于是他召集了一大帮学者,大家一起开脑洞、写文章,最后搞出了一部“战国版百科全书”。你说这吕不韦是不是有点“文艺复兴”的意思?
《吕氏春秋》的奇葩操作
《吕氏春秋》写完了,吕不韦觉得还不够过瘾。他想了个绝招——把这本书挂在咸阳城的城门上,还放出话来:“谁要是能在这本书里加一个字或者减一个字,我就赏他千金!”这操作简直比现在的“悬赏捉虫”还要狠啊!结果呢?还真没人敢动这笔钱。为啥?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本书写得太好了,简直是完美无缺!当然啦,也有可能是大家怕得罪了这位权倾朝野的相国大人。不过不管怎么说,《吕氏春秋》就这么火了,成了当时最畅销的读物之一。
不过话说回来,吕不韦这招虽然高明,但也暴露了一个问题——他太自负了!你想啊,一个人要是觉得自己写的书完美到连一个字都不能改的地步,那得多膨胀啊!后来秦始皇上台后,觉得这位老相国有点碍眼了(毕竟人家是亲儿子嘛),于是就找了个借口把他给收拾了。所以说啊,做人还是要低调一点好。你看人家孔子编《春秋》的时候多谦虚啊:“述而不作”——我只是把历史讲一讲而已。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嘛!
从商人到文化大佬的跨界人生
其实吧,吕不韦的人生经历还是挺励志的。从一个普通的商人起步(虽然是个大商人)到成为秦国的相国;从只会赚钱的生意人到编写出《吕氏春秋》的文化大佬;从只顾眼前利益的投资者到有远大理想的政治家……这一路走来可以说是相当精彩了!虽然最后结局不太美好(被秦始皇给收拾了)但至少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是因为他的商业头脑和政治手腕更因为他对文化的贡献和影响力。
而且你发现没有?现在的很多成功人士其实也在走这条路——先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然后再跨界到其他领域去发展自己的事业和影响力比如马云从电商跨界到教育、马化腾从互联网跨界到公益等等……所以说啊时代在变但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那就是成功者总是善于抓住机会并且勇于尝试新事物的人生态度!而这种态度正是我们从吕不韦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之一!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