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从“咬金”到“咬人”

说到程咬金,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儿估计就是“咬金”。这名字听着就有点儿意思,好像他爹妈给他起名的时候就预料到这小子将来会是个“狠角色”。不过,程咬金可不是光会咬金,他还特别会“咬人”。这里的“咬人”可不是真的用牙去咬,而是指他那张嘴,特别能说会道,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把黑的说成白的。

程咬金和尤俊达 尤俊达对程咬金真心吗

程咬金年轻的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他总觉得自己将来肯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于是天天琢磨着怎么发财。有一天,他听说附近有个大户人家要招长工,他就跑去应聘了。结果人家一看他那副模样——五大三粗的,还一脸横肉——就觉得这人不好惹,直接把他给拒了。程咬金不服气啊,心想:“我这么有本事的人你们居然不要?”于是他就站在人家门口破口大骂:“你们这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我程咬金将来可是要当大官的!你们等着瞧吧!”

这一骂不要紧,把周围的人都给逗乐了。大家纷纷围过来看热闹,还有人起哄:“程咬金!你要是真有本事,现在就给我们露一手啊!”程咬金一听这话就来劲儿了:“好!你们看好了!”说完他就跑到旁边的一棵大树下,抡起斧头就开始砍树。结果树没砍倒,斧头倒是飞出去老远。大家笑得更厉害了:“程咬金!你这是砍树还是砍空气啊?”程咬金也不生气,反而笑嘻嘻地说:“我这是在练功呢!等我练成了神功,别说砍树了,连山都能劈开!”

尤俊达:从“俊达”到“军师”

尤俊达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点儿文绉绉的,好像他爹妈给他起名的时候就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不过尤俊达可不满足于只是个有学问的人,他还想当个军师——就是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囊型人物。

尤俊达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是那些兵法书、谋略书什么的。他觉得这些东西特别有意思:怎么用最少的兵力打赢最大的仗?怎么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反败为胜?这些问题让他着迷不已。于是他天天抱着书本研究来研究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兵法都背得滚瓜烂熟才罢休。

有一天晚上尤俊达正在家里研究《孙子兵法》呢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原来是一群土匪正在抢劫村子里的财物村民们吓得四处逃窜有的躲进了屋子里有的爬上了树梢尤俊达一看这情况立马来了精神心想:这不就是我展示才华的好机会吗?于是他赶紧跑回家拿出自己平时练习用的竹竿和木棍冲出门去对着那群土匪大喊一声:“站住!不许动!谁敢动我就打谁!”那群土匪一看是个毛头小子拿根竹竿就敢来挑衅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继续抢东西尤俊达见状也不慌张而是冷静地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然后突然大喊一声:“放箭!”那群土匪一听这话吓了一跳以为真的有弓箭手埋伏在附近赶紧四处张望结果什么都没看到这才反应过来是被骗了顿时恼羞成怒朝尤俊达扑过来但此时已经晚了因为村民们已经趁机组织起来拿起农具冲了出来和土匪们扭打在一起最终成功击退了土匪保住了村子里的财物从此以后村民们都对尤俊达刮目相看觉得他真是个聪明绝顶的小伙子纷纷夸他有勇有谋将来一定能成大事就这样尤俊达的名声渐渐传开了大家都知道村里有个叫尤俊达的小伙子特别聪明能干连土匪都怕他三分呢后来果然不出所料在隋唐演义中尤俊达成了瓦岗寨的重要军师之一为瓦岗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智囊型人物之一可以说从"俊达"到"军师"的转变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啊!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尤俊达很聪明但有时候也会犯糊涂比如有一次他和程咬金一起出去办事路上遇到了一伙强盗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用计策对付他们于是他们假装吵架吵得不可开交还互相推搡起来那伙强盗一看这情况以为有机可乘就悄悄摸上来想偷袭他们结果被早有准备的两人给反杀了这一仗打得漂亮极了让大家都对他们的默契配合赞不绝口但事后一问才知道原来两人根本没商量过完全是即兴发挥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所以说有时候聪明人也会犯糊涂但只要反应够快就能化险为夷这也是一种本事啊! 总之无论是从"俊达"到"军师"的转变还是从聪明人到偶尔犯糊涂的经历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可爱的尤俊达形象让人不禁感叹: 真是个有趣的家伙啊! 最后再来说说他和程咬金的友谊吧这两个人虽然性格截然不同一个是粗犷豪放一个是细腻机智但正是这种互补的性格让他们成为了最佳搭档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能互相扶持共同进步真是让人羡慕不已啊! 所以说真正的友谊不在于性格是否相同而在于是否能够互相理解和包容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长久啊!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下次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更多关于他们的有趣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