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三姓家奴”称号从何而来?

说到吕布,大家脑海里立马浮现出那个英俊潇洒、武艺高强的猛将形象。可是,这位猛将却有个不太光彩的绰号——“三姓家奴”。这称号可不是随便起的,它背后有着一段让人哭笑不得的历史。

为什么骂吕布三姓家奴

吕布原本是丁原的部下,后来因为董卓给了他一匹赤兔马和一堆金银财宝,他就毫不犹豫地杀了丁原,投靠了董卓。这还不算完,没过多久,他又因为王允的美人计,把董卓也给宰了。这一来二去,吕布就换了三个主子,所以人们就给他起了个“三姓家奴”的称号。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代版的“职场跳槽达人”?只不过吕布这跳槽的方式有点暴力罢了。

吕布为什么频繁换主子?

有人可能会问,吕布这么厉害,为什么非要频繁换主子呢?其实啊,这事儿说来也简单——利益驱动。吕布是个典型的“见利忘义”型选手。谁给的好处多,他就跟谁混。丁原对他不错吧?但董卓一出手就是赤兔马和金银财宝,吕布立马就心动了。后来王允又用美人计勾引他,吕布二话不说就把董卓给卖了。

这种行为在现代职场里可能还算常见,但在古代讲究忠义的时代背景下就显得特别扎眼了。尤其是当时的人们特别看重忠诚度,你今天能背叛丁原、明天就能背叛董卓、后天说不定就能背叛我!所以大家对吕布这种“见利忘义”的行为特别不齿,给他起了个“三姓家奴”的称号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三姓家奴”对吕布的影响有多大?

虽然吕布武艺高强、战功赫赫,但这个“三姓家奴”的称号对他的影响可不小。首先是在名声上吃了大亏——谁愿意和一个随时可能背叛自己的人合作呢?所以尽管吕布能力出众,但始终没能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次是在心理上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每次听到别人喊他“三姓家奴”时那种尴尬和无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放在现代社会里看这个问题的话其实也没那么严重——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利嘛!只不过在那个讲究忠义的时代背景下就显得特别不合时宜罢了。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比如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等等……(咳咳跑题了)总之呢这个“三姓家奴”的称号对吕布来说既是讽刺也是警示吧!希望我们现代人在追求个人发展的时候能够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