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的脸黑得像炭,心却白得像雪

包公,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想起那张黑得发亮的脸。没错,包拯的“黑脸”可是他的标志性特征,比现在的明星签名还要有辨识度。不过,别以为他只是个“黑脸”,他的心可是白得像雪一样纯净。包公是个绝对的正直人物,他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更别说那些贪官污吏了。

包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包公在历史上可是个大名鼎鼎的清官,他的故事被传颂了几百年。他不仅自己清廉,还特别擅长断案。你想想,一个黑脸大汉坐在堂上,手里拿着惊堂木,一拍桌子:“大胆!”那场面得多震撼!包公断案的时候,从来不会因为谁有钱有势就偏袒谁。他只看证据、讲道理,公平公正得让人没话说。

有人说包公的脸黑是因为他整天熬夜办案累的,其实不然。包公的黑脸是他天生自带的“特效”,就像现在的美颜滤镜一样,只不过是反向操作——把脸变黑了。但这黑脸反而成了他的优势,老百姓一看就知道是包青天来了,心里顿时就有了底。

包公的脑洞比现代编剧还大

包公不仅是个清官,还是个“脑洞大开”的断案高手。他的案子可不像现在的电视剧那样平淡无奇,动不动就是什么“密室杀人”、“无头尸案”之类的悬疑情节。包公断案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神操作。比如他会用狗血来破案(别误会,是真的狗血)、用镜子来照出真相、甚至还会让鬼魂来作证(当然这只是传说)。总之,他的脑洞比现代编剧还大!

有一次,有个案子特别棘手:一个商人被人杀了,凶手却找不到。包公想了半天也没头绪,结果有一天晚上做梦梦见一只猫头鹰叼着一块玉佩飞过。醒来后他灵机一动:猫头鹰不就是“夜猫子”吗?于是他派人去查附近有没有姓“夜”的人家——还真让他给找到了!原来凶手就是那个姓夜的人!这脑洞开得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还有一次更离谱:有个寡妇被人诬陷偷了邻居家的鸡。寡妇哭哭啼啼地说自己没偷鸡——她连鸡都没见过!但邻居一口咬定就是她偷的鸡——因为那天晚上听到她家有鸡叫声!这下可难倒了众人:难道鸡会自己飞到寡妇家里去?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你猜怎么着?包公居然让寡妇脱下鞋子闻了闻!结果发现鞋底有一股鸡屎味儿——原来那天晚上寡妇路过邻居家时踩到了鸡屎!这下真相大白了:邻居家的鸡根本就没丢——是邻居自己记错了!这断案手法简直比福尔摩斯还神!

包公的粉丝比现在的流量明星还多

别看包拯是个古代人——他的粉丝可一点儿也不少!从古至今都有无数人崇拜他、敬仰他、甚至把他当成神一样供奉起来——尤其是那些被冤枉的老百姓们更是对他感激涕零、顶礼膜拜!可以说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在民间社会里——几乎没有不知道“包青天”这个名号的!就连现在我们看电视剧、听评书、读小说时也经常能看到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可见他的影响力有多大!

而且有趣的是——虽然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通广大(比如让鬼魂作证这种事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但老百姓们依然愿意相信这些传说和故事是真的;因为他们需要这样一个英雄人物来寄托自己的希望和梦想;需要这样一个清官来为自己伸张正义、主持公道;需要这样一个偶像来激励自己和后代继续追求公平和正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其说大家崇拜的是真实的包拯;不如说大家崇拜的是自己心目中那个理想化的“青天大老爷”形象……而正是这种崇拜和信仰才使得“包青天”这个形象能够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地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依然活跃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之中……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代表着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永恒追求和对清廉正直的美好向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其说我们是在谈论一个历史人物;不如说我们是在谈论一种文化现象和精神传统……而这种传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积淀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珍惜和传承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公平正义的美好家园……而这正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所在……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