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小诸侯国:一场“小而美”的生存游戏

春秋时期,周天子虽然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已经是个“光杆司令”了。真正在舞台上蹦跶的,是那些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其中,有180个特别小的诸侯国,它们就像一群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蚂蚁,每天都在想着怎么活下去。这些小国虽然地盘不大,人口不多,但它们的存在感可不低。它们有的靠着地理位置优势,有的靠着外交手段,还有的靠着“抱大腿”策略,总之是各显神通,努力在这场“生存游戏”中不掉队。

春秋各180小诸侯国 春秋140国灭亡顺序表

这些小国的日子过得可不轻松。大国们动不动就来个“征伐”或者“会盟”,小国们就得赶紧准备好礼物和笑脸去参加。有时候大国们心情不好,小国们还得充当“出气筒”。比如郑国和宋国打架,旁边的小国就得赶紧站队,不然一不小心就会被卷进去。不过这些小国也有自己的智慧,它们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该低头时就低头,该抱大腿时就抱大腿。比如鲁国就经常和齐国、晋国搞好关系,这样就能在大国的夹缝中求得一丝安宁。

小国的外交艺术:抱大腿与装孙子

在这些小诸侯国中,外交手段可是它们的看家本领。毕竟地盘小、人口少,硬拼肯定是不行的,只能靠脑子来解决问题。于是乎,这些小国的君主们一个个都成了“外交达人”。它们会根据形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外交策略:今天和这个大国结盟,明天又去巴结那个强国;今天送点特产给这个大国的君主表表忠心,明天又派使者去那个大国送送礼、拍拍马屁。总之就是要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有些小国的君主更是把“装孙子”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比如卫国的君主就特别擅长这一招:每次有大国的使者来访时他都会表现得特别谦卑恭敬;每次参加大国举办的会盟时他都会主动站在最后面;每次有大国要征伐时他都会第一个响应号召……这样一来二去卫国不仅在大国的夹缝中活了下来还混得风生水起成为了春秋时期有名的“老油条”之一。

当然也有一些不那么聪明的小国家因为不懂变通或者得罪了大人物而早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过总的来说这些小诸侯国的外交艺术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谁还没几个惹不起的大佬呢?学会灵活应对才能走得更远啊!

春秋时期的奇葩小国:有的搞笑有的惨

在春秋时期的180个小诸侯国中除了那些比较正常的国家之外还有一些非常奇葩的存在让人看了忍不住想笑——当然也有一些让人看了觉得挺惨的……比如有一个叫许的小国家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尴尬正好夹在郑、楚两个大国之间动不动就被人家欺负一下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啊!更搞笑的是许国的君主为了保命居然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他把整个国家都搬到了楚国的地盘上然后对楚王说:“您看我把家都搬到您这儿来了以后我就是您的人了您可得罩着我啊!”结果楚王还真就答应了从此以后许国就成了楚王的“附庸”虽然日子过得还是不怎么样但至少比以前强点儿了……这操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还有一个叫滑的小国家它就更搞笑了——因为它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军队!每次遇到打仗的时候滑国的君主就会跑到附近的大国家去求援说:“大哥您看我这么可怜连个像样的军队都没有要不您帮我打一下呗?打赢了我给您送礼打输了算我的!”结果附近的大国家还真就经常帮它打仗——毕竟白捡的便宜谁不要呢?不过滑国的这种操作也真是让人无语了……没有军队也就算了连点儿骨气都没有真是丢尽了春秋时期所有诸侯国的脸啊!

当然了除了这些搞笑的小国家之外还有一些比较惨的存在比如有一个叫滕的小国家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偏僻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而且周围也没有什么强大的邻居可以依靠所以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啊!更惨的是滕国的君主还特别老实巴交一点儿也不懂得变通所以经常被人家欺负……唉看到这样的小国家真是让人忍不住想叹口气啊!不过话说回来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能够活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对吧?所以我们还是要对这些努力生存的小国家表示一下敬意的——毕竟它们也算是为我们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春秋大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