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的烦恼

荆轲最近有点烦,不是因为刺秦的任务有多难,而是因为他发现太子丹这个人吧,有点儿“不忍”。你说刺秦这么大的事儿,按理说应该雷厉风行、干净利落,可太子丹倒好,整天愁眉苦脸的,动不动就叹气。荆轲心里嘀咕:“大哥,你这是要刺秦还是要去相亲啊?”

荆轲知太子不忍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翻译

太子丹的不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荆轲的关心过度,二是对秦王的恐惧过度。荆轲本来是个潇洒的人,刺秦对他来说就是一场豪赌,赢了名垂青史,输了也无所谓——反正他也没啥牵挂。可太子丹不一样,他总是担心荆轲吃不好、睡不好,动不动就送点儿好吃的、好喝的过来。荆轲哭笑不得:“太子啊,你这是在养儿子还是在养刺客啊?”

太子的纠结

太子丹的纠结主要来自于他对秦王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恨秦王恨得牙痒痒,毕竟秦王灭了他的国家;另一方面,他又对秦王的实力感到恐惧,生怕荆轲一去不回。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在荆轲面前表现得像个患得患失的小媳妇儿。

有一次,太子丹甚至拉着荆轲的手说:“兄弟啊,要不咱们再等等?等我找个更好的机会?”荆轲一听这话差点没晕过去:“大哥,你这是要等到猴年马月啊?再说了,机会这东西哪有‘更好’的?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呗!”

太子丹的不忍还体现在他对荆轲的过度依赖上。他总是觉得荆轲是唯一的希望,仿佛只要荆轲不去刺秦,燕国就能逃过一劫似的。这种心理让荆轲感到压力山大:“太子啊,你这是要把整个燕国的命运都压在我一个人身上吗?我可是个刺客啊!”

荆轲的决定

面对太子丹的不忍和纠结,荆轲最终还是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去刺秦!不是因为他有多么伟大或者多么爱国(虽然这些因素也有一点儿),而是因为他实在受不了太子丹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了。再说了,作为一个刺客嘛……不干点儿惊天动地的事儿怎么对得起自己呢?

于是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好吧其实是个阴天)……荆轲带着他的匕首和地图出发了……至于结果嘛……大家都知道了——失败了呗!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成功了又能怎么样呢?历史这东西吧……有时候还真挺难说的……反正现在大家记住的是那个潇洒的刺客而不是那个纠结的太子……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