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 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
农民是宝,商人像草
说到重农抑商政策,那可真是个“农民至上”的时代。古代的皇帝们,脑袋里装的都是怎么让农民伯伯们过得好一点。毕竟,农民是国家的根本嘛,没有他们种地,大家吃啥喝啥?所以,政策上对农民那是相当友好。比如,减免赋税、提供土地、甚至有时候还给点种子钱。农民伯伯们心里美滋滋,干活也更有劲儿了。
可是呢,商人就有点惨了。虽然他们手里有钱,但在政策眼里,他们就像路边的野草——没人疼没人爱。商人的地位低得可怜,连穿衣服都不能太华丽,不然就是“僭越”。更别提什么政治地位了,商人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这政策简直就是“农民是宝,商人像草”的完美诠释。
商人的日子不好过
商人们的日子可真是不好过啊!首先呢,他们的生意得看政策脸色。政府时不时就来个“禁榷制度”,就是把某些商品的买卖权收归国有。比如盐、铁这些生活必需品,政府垄断了买卖权,商人想做这些生意?门儿都没有!再说了,就算你有钱想做点别的生意吧,政府还会时不时来个“均输法”或者“市易法”之类的政策,搞得市场一片混乱。商人们心里苦啊!
其次呢,商人的社会地位也是低得不能再低了。古代讲究“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商人排在最后一位。你想啊,连工匠都比商人地位高!更惨的是,商人的后代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就意味着他们永远都只能当个商人,没法翻身做官老爷。这政策简直就是要把商人往死里整啊!
政策的背后逻辑
其实呢,重农抑商政策的背后是有逻辑的。古代的皇帝们觉得吧: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嘛!只有农民伯伯们好好种地、多打粮食、多交赋税才能让国家富强起来嘛!至于商人呢?他们整天倒腾东西、赚差价、投机倒把……这哪行啊?万一他们把物价搞得太高怎么办?万一他们把钱都赚走了怎么办?所以呢:必须打压!必须抑制!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嘛!
再说了:重农抑商还有一个好处——可以防止土地兼并嘛!你想啊:如果让商人太有钱了、太自由了……那他们肯定就会去买地啊!买了地之后呢?就会把农民赶走啊!这样一来不就又回到土地兼并的老路上了吗?所以呢:必须得控制住商人的发展才行嘛!这样既能保证农业的发展又能防止土地兼并……简直是一箭双雕啊!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政策对商人来说可真是太不友好了……唉……谁让他们不是“宝”而是“草”呢?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