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眼中的霍去病:战神还是“熊孩子”?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霍去病的评价,可以说是既有敬佩,又有几分无奈。这位西汉名将,年纪轻轻就立下了赫赫战功,打得匈奴人闻风丧胆。但司马迁笔下的霍去病,可不是那种一本正经、严肃刻板的“战神”形象。相反,他更像是个“熊孩子”——天赋异禀,但也任性得让人头疼。

司马迁对霍去病的评价

比如,霍去病打仗时有个习惯:不爱带粮草。你没听错,这位大哥打仗时经常是“走到哪儿吃到哪儿”,靠着抢匈奴人的粮食过日子。这种“自助餐式”的作战方式,虽然让匈奴人恨得牙痒痒,但也着实让司马迁哭笑不得。你想想,一个将军不带粮草就敢上战场,这不是“熊孩子”是什么?但偏偏人家就是能赢,你说气人不气人?

霍去病的“任性”:从军营到朝堂

霍去病的任性不仅体现在战场上,连在朝堂上也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据《史记》记载,霍去病曾经因为自己的舅舅卫青被汉武帝责备而感到不满,竟然在朝堂上公然顶撞皇帝。这事儿要是放在别人身上,估计早就脑袋搬家了。但霍去病不一样,他不仅没事儿,还让汉武帝对他更加宠爱。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熊孩子有特权”吧!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霍去病还特别不喜欢应酬。按理说,作为一个名将,和同僚搞好关系是基本操作吧?但霍去病偏不!他不仅不喜欢和别人来往,连皇帝赐给他的豪宅都懒得去看一眼。汉武帝送他房子时还特意提醒他:“小子啊,这可是豪宅啊!”结果霍去病直接回了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话听着挺豪迈的吧?但在司马迁笔下却透着一股子“熊孩子式”的倔强和任性。

司马迁的矛盾心理:既爱又恨

说实话,司马迁对霍去病的感情挺复杂的。一方面,他对这位年轻将军的军事才能和胆识佩服得五体投地;另一方面,他又对霍去病的任性行为感到无奈甚至有点生气。毕竟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兼道德家(虽然他自己也挺任性的),司马迁对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总是有点看不惯的。

但话说回来,正是因为霍去病的这种“熊孩子式”的个性和行为方式才让他显得与众不同、光彩夺目吧?如果他像其他将军那样规规矩矩、循规蹈矩地打仗、做人那《史记》里关于他的故事可能就没那么有趣了不是吗?所以啊虽然司马迁在写到霍去病时总是忍不住吐槽几句但他心里其实还是挺喜欢这个“熊孩子”的——不然也不会花那么多笔墨来描写他的种种趣事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