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的“吼功”有多厉害?

说到张飞,大家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个满脸胡须、声如洪钟的猛将形象。这位三国时期的“猛男”不仅武艺高强,还有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绝技——那就是他的“吼功”。张飞的一声吼,可不是普通的嗓门大,那是真能把敌人吓得魂飞魄散的。在《三国演义》里,张飞的“吼功”可是多次派上用场,尤其是在长坂坡那一战,简直是他的个人秀场。

张飞一声吼吓退敌人是哪一集

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曹操大军压境,张飞独自一人站在桥头,面对千军万马。他也不慌不忙,深吸一口气,然后——“哇呀呀!”一声震天动地的怒吼,直接把敌军吓得掉头就跑。这可不是夸张,书里写得清清楚楚:敌军士兵听到这声吼,连马都吓得腿软了。张飞的这一嗓子,不仅吓退了敌人,还给自己赢得了“万人敌”的美名。你说这“吼功”是不是比什么武功秘籍都厉害?

长坂坡的惊天一吼

说到张飞的这一声吼吓退敌人的经典场景,那就不得不提《三国演义》里的第42回——《张翼德大闹长坂坡》。这一回可是整本书里的高潮之一,也是张飞最出彩的时刻之一。当时刘备被曹操追得狼狈不堪,带着百姓和家眷一路逃命。眼看曹操的大军就要追上来了,刘备这边可真是危在旦夕。这时候,张飞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去断后。

于是就有了那经典的桥头一幕:张飞单枪匹马站在桥上,身后是滚滚长江水,面前是黑压压的曹军。他也不多废话,直接开嗓子:“哇呀呀!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这一声吼可不得了,声音震得山谷回响,连曹操身边的将领都被吓得脸色发白。曹操一看这架势不对劲儿啊!再看看桥下滚滚江水(其实是张飞事先让人把桥拆了)——心想这地方太邪门儿了!赶紧撤吧!于是下令全军撤退。就这样,张飞凭着一嗓子吓退了曹操的大军。你说这事儿要是拍成电影得多精彩?估计连特效都不用加!

张飞的“吼功”是怎么练成的?

那么问题来了:张飞的这一声吼到底是怎么练成的呢?难道他天生就是个大嗓门吗?其实啊,这事儿还真有点玄机。首先呢,咱们得承认一点:人家张飞确实是个天生的大嗓门儿——毕竟他那副粗犷的外表也不是白长的嘛!但是光靠嗓门大可不够啊!还得有气势、有底气才行。你想啊:如果只是声音大但没气势的话那不就成了街头卖艺的了吗?那可镇不住曹操这种见过世面的大人物啊!

所以呢?关键在于气势和心理战术!你看啊:当时的情况是刘备这边已经兵败如山倒、人心惶惶;而曹操那边则是士气正旺、兵强马壮——怎么看都是一边倒的局面对吧?但是呢?张飞偏偏就抓住了这个心理上的反差点——他用自己一个人的气势去对抗整个曹军的威势;用自己一个人的胆量去挑战整个曹军的信心——这种反差感才是最致命的!再加上他那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和震天动地的嗓门儿……啧啧啧……难怪能把敌人吓得屁滚尿流呢!所以说啊:有时候打仗不光靠武力值高低;还得看谁能抓住对方的心理弱点才行呢!这不就是所谓的“攻心为上”嘛?看来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智慧还真是有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