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设立了什么制度
唐太宗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唐朝的“CEO”,不仅在打天下时英明神武,治理国家时也是一把好手。他深知,要想让国家机器运转得顺畅,光靠自己一个人是不行的。于是,他设立了一个让后世无数学子又爱又恨的制度——科举制。这可不是普通的考试,而是选拔官员的“公务员考试”。你想啊,古代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连电视都没有,老百姓除了种地、打铁、卖豆腐,还能干啥?唐太宗一看,这不行啊,得给这些人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科举制就这么诞生了。
科举制的“奇葩”规则
科举制刚出来时,规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首先,你得会写文章。那时候没有电脑打字,全靠手写毛笔字。你要是字写得歪歪扭扭的,考官连看都不看一眼。其次,你还得会背书。《论语》《孟子》《诗经》这些经典著作,你都得倒背如流。最后,你还得会写诗。唐太宗自己就是个诗人,他觉得当官的人不会写诗怎么行?于是乎,考生们不仅要会写八股文,还得会写五言绝句、七言律诗。这哪是考试啊?简直就是“全能选手”选拔赛!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制度倒是培养了不少人才。比如后来的李白、杜甫、王维这些大诗人,都是通过科举制脱颖而出的。
科举制的“副作用”
科举制虽然好用,但也带来了不少“副作用”。首先就是“应试教育”的问题。那时候的学生们为了考上功名,天天捧着书本死记硬背。家里穷的买不起书怎么办?那就抄书呗!于是乎,抄书成了当时最流行的“课外活动”之一。其次就是“官场腐败”的问题。有些人为了考上功名不择手段——贿赂考官、找枪手代考……总之怎么不正经怎么来!最后就是“人才浪费”的问题了——有些人虽然考上了功名却不会当官;有些人虽然没考上功名却很有才华……总之就是各种不公平!不过话说回来——这些问题在现代社会也存在啊!看来古今中外都一样嘛!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