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的“公务员”生涯

萧何,这位汉朝的开国功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公务员”之一。他可不是那种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的公务员,而是刘邦的得力助手,帮他打理各种大小事务。萧何的“公务员”生涯可以说是从基层做起,一步步爬到了高层。他最早是沛县的一个小吏,后来跟着刘邦一起闹革命,成了刘邦的左膀右臂。

萧何世家 《史记·萧相国世家》

萧何这个人特别会来事儿,办事效率高,脑子也灵活。刘邦打天下的时候,萧何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粮草、兵器、军需物资样样都管得井井有条。刘邦在前线打仗,萧何在后方给他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可以说,没有萧何的后勤保障,刘邦的军队早就饿死在路上了。

不过,萧何也不是那种只会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他懂得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刘邦当了皇帝后,萧何被封为相国,成了朝廷里的大红人。但他并没有因此得意忘形,反而更加谨慎小心。他知道刘邦是个多疑的人,所以经常装傻充愣,避免引起刘邦的猜忌。这种聪明劲儿,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萧何与韩信的“爱恨情仇”

说到萧何,就不能不提韩信。这两位可是汉朝初年的风云人物,他们的关系也是相当复杂。韩信是个军事天才,打仗厉害得不得了;而萧何则是管理天才,后勤保障做得滴水不漏。两人一文一武,配合得天衣无缝。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人大跌眼镜——韩信竟然被萧何给“卖”了!

事情是这样的:韩信功高震主,引起了刘邦的猜忌。刘邦想除掉韩信但又不敢明着来,于是就派人去找萧何商量对策。萧何心里明白得很:韩信虽然厉害但性格太直率了;而自己呢?虽然能力不如韩信但懂得审时度势、明哲保身啊!于是他就主动请缨去劝说韩信投降——结果呢?当然是被拒绝了!这下可好:既不得罪皇帝又不用背负杀功臣的恶名!真是高明啊!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当初韩信听从了萧何的建议乖乖投降的话……那历史会不会改写呢?谁知道呢?反正现在我们只知道:最后是韩信被杀、而萧何则安然无恙地继续当他的相国——这其中的奥妙嘛……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咯!

萧何的“退休生活”

别看萧何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呼风唤雨的样子;其实人家心里也清楚得很:再大的官儿也有退休的那一天啊!所以他在晚年的时候就主动向刘邦提出要辞去相国的职务、回家养老去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哦!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主动放弃权力的人可不多见啊!

不过你以为人家退休后就真的啥也不管了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虽然名义上已经退休了;但实际上朝廷里的大事小情还是少不了要请教他的意见——毕竟人家经验丰富嘛!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继续发挥余热又不会引起皇帝的猜忌……这招儿可真是高明啊!既保住了自己的名声又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真是一举两得啊!

而且你别看人家年纪大了;但脑子可一点都不糊涂哦!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该说话的时候说话、不该说话的时候绝对闭嘴……这种分寸感可不是一般人能掌握得了的呢!所以说啊:真正的高手就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啥也没做;但实际上却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滴水不漏……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啊!难怪后人评价他是“汉初三杰”之一呢——果然名不虚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