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王”字,可不是随便叫的

在战国时期,“王”这个字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叫的。你以为是个诸侯就能自称“王”?那可真是想多了!在那个年代,“王”这个称号可是相当有分量的,基本上就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你要是敢随便叫自己“王”,那估计第二天就会被其他诸侯联合起来打成“亡”。所以,能最先称王的,那绝对不是一般人。

战国最先称王的是 春秋战国谁最先称王

楚国:第一个吃螃蟹的

那么,谁是第一个敢称王的呢?答案是——楚国!没错,就是那个后来被秦国灭掉的楚国。楚国在当时可是个狠角色,地盘大、人口多,实力相当雄厚。而且楚国人向来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觉得自己不比周天子差多少。于是乎,楚国的君主熊通(也就是楚武王)就率先跳出来,宣布自己要称王了。这一举动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他诸侯国都惊呆了:“这楚国人胆子也太大了吧!”不过楚武王可不管这些,反正他觉得自己有实力、有底气,称个王怎么了?于是乎,楚国就成了战国时期第一个称王的诸侯国。

其他诸侯国的反应:羡慕嫉妒恨

楚国这一称王,其他诸侯国可就不淡定了。大家心里都在想:“凭什么你楚国能称王?我们也不差啊!”于是乎,一些实力比较强的诸侯国也开始蠢蠢欲动。比如魏国、齐国这些大国,也纷纷效仿楚国的做法,开始自称“王”。这样一来,战国时期的“王”就越来越多,大家你争我抢的场面也是相当热闹。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大家都自称“王”了,但真正能坐稳这个位置的却没几个。毕竟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里头儿啊!谁拳头硬谁说了算!所以啊……最后还是得看实力说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