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的“末日”狂欢

清朝最后一批秀才,可以说是“末代秀才”中的“末代”了。这些老兄们,本来以为自己能靠着八股文混个官做做,结果没想到,清朝就这么突然地玩完了。他们的心情,大概就像是在KTV唱到高潮时,突然停电了一样——尴尬中带着点无奈。不过,这些秀才们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新的“舞台”。有的人开始写小说,把那些年憋在肚子里的故事一股脑儿倒出来;有的人则成了老师,继续教书育人,只不过这次教的是新式学堂的课程。总之,这批秀才们在历史的转折点上,硬是玩出了自己的花样。

清朝最后一批秀才 晚清秀才一览表

八股文的“最后辉煌”

说到这批秀才的“看家本领”——八股文,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这些文章写得确实有水平,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恨的是,这种文体实在是太死板了,简直就像是在玩文字版的俄罗斯方块——必须按照固定的格式来。不过,对于这批秀才来说,八股文可是他们的“饭碗”啊!所以即使在清朝灭亡后,他们还是时不时地露一手。有一次,一个秀才在茶馆里和人辩论时,突然来了一段八股文式的发言,结果把对方说得哑口无言。旁边的人看得目瞪口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能这么玩?”秀才得意地笑了笑:“这叫‘最后的辉煌’!”

新旧交替中的“跨界达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批秀才开始尝试各种新事物。有的人学会了骑自行车——这在当时可是个新鲜玩意儿;有的人则迷上了照相技术——毕竟以前只能靠画画留影嘛!更有趣的是一些秀才开始学习外语了!你没听错:外语!想象一下一个穿着长袍马褂的老先生拿着一本英文教材在那儿念念有词的样子吧!虽然发音可能不太标准(毕竟那时候没有《走遍美国》这样的教材)但精神可嘉啊!而且你还别说:这些跨界学习还真让他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立足之地——比如有的成了翻译官、有的则在外资企业里谋到了职位……总之:这些曾经的“八股高手”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是真的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