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计时时间的
日晷:太阳的“钟表”
古人计时,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看太阳。他们发明了日晷,这玩意儿就是个太阳的“钟表”。日晷上有个小棍子,叫“晷针”,太阳一照,影子就投在地上。古人看着影子移动,就知道时间了。不过这玩意儿有个大问题:阴天和晚上怎么办?古人表示:“我们也没辙,只能等天晴。”
日晷还有一个搞笑的问题:它在不同的地方走得不一样快。比如你在赤道附近用日晷,影子转得飞快;但你要是跑到北极去,影子几乎不动。古人发现这个问题后,纷纷表示:“这玩意儿在咱们这儿不太准啊!”于是他们开始琢磨别的计时方法。
漏壶:水流的“沙漏”
既然太阳靠不住,古人就开始研究水。他们发明了漏壶,这玩意儿就是个水流的“沙漏”。漏壶里装满水,下面有个小孔,水慢慢流出来,古人看着水位下降就知道时间了。这方法听起来挺靠谱的,但实际操作起来也有不少问题。
首先,水的流速会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夏天水流得快,冬天流得慢;水压大了流得快,水压小了流得慢。古人发现这个问题后,开始琢磨怎么调整漏壶的设计。有的加了个小浮子来稳定水压,有的干脆换成了沙漏——虽然沙漏也有问题,但至少不会因为温度变化而影响流速。
燃香:时间的“烟囱”
最后一种常见的计时方法是燃香。古人用特制的香来计时,这香烧得特别均匀,烧完一根就是一小时(或者更长)。这种方法听起来挺文艺的,但实际上也有不少搞笑的问题。
首先,香的燃烧速度会受到风的影响。你要是在风大的地方点香,香可能一会儿就烧完了;你要是在密闭的房间里点香,香可能半天都烧不完。其次,香的品质也很重要——有的香质量不好,烧到一半就灭了;有的香质量太好,烧得太慢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古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始研究怎么制作更稳定的香料——结果发现还不如用水漏来得方便!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